序号 |
所属单位 |
项目名称 |
主持人 |
项目类别 |
推荐级别 |
1 |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
AI 赋能软件类课程人机协同的规模化个性化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探索 |
米春桥 |
人工智能+ |
重点推荐 |
2 |
物电与智能制造学院 |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
向少华 |
普通教育 |
重点推荐 |
3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DeepSeek 赋能高校思政课“认知-认同-践行”三阶提质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 |
杨芸伊 |
普通教育 |
重点推荐 |
4 |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
基于人工智能的程序设计课程群智能化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 |
姚敦红 |
人工智能+ |
重点推荐 |
5 |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工作处 |
“AI+X”跨学科融合视域下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李思寰 |
普通教育 |
重点推荐 |
6 |
教务处 |
“三全”思政教育理念融入《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方法探究 |
郭雷 |
课程思政 |
重点推荐 |
7 |
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 |
“大思政课”视域下优秀传统商业文化的价值赋能与育人进路创新研究 |
方磊 |
课程思政 |
重点推荐 |
8 |
音乐舞蹈学院 |
数智化赋能视域下普通高校“四美体系”教学改革创新研究与实践 |
向娟 |
普通教育 |
重点推荐 |
9 |
物电与智能制造学院 |
人工智能驱动下《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评价的精准化与个性化路径研究 |
阳露 |
普通教育 |
重点推荐 |
10 |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
AIGC 时代国产开源生态全链式系统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
刘毅文 |
普通教育 |
重点推荐 |
11 |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
生成式 AI 赋能下“三阶递进・双链联动・四域融通”的《操作系统》课程思政教学生态重构 |
肖捡花 |
课程思政 |
重点推荐 |
12 |
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
法学专业课程思政视域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 |
向玥 |
课程思政 |
重点推荐 |
13 |
美术与设计艺术学院 |
新艺科背景下地方高校设计类专业“专融用通”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
李益辉 |
普通教育 |
重点推荐 |
14 |
音乐舞蹈学院 |
高校音乐专业“一核三环五维”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程超志 |
课程思政 |
一般推荐 |
15 |
体育与健康学院 |
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武术课程“AI知识图谱”搭建与应用 |
陶坤 |
人工智能+ |
一般推荐 |
16 |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新文科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 |
张莉莉 |
基础学科 |
一般推荐 |
17 |
体育与健康学院 |
基于三维育人理念的大学体育课程模式重构与实践评价研究——以怀化学院为例 |
蒲小玲 |
普通教育 |
一般推荐 |
18 |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
基于产教融合的数学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
苏振华 |
普通教育 |
一般推荐 |
19 |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
数字技术赋能下二本院校公共数学“教-学-评”生态体系重构研究 |
熊新生 |
基础学科 |
一般推荐 |
20 |
外国语学院 |
智能教育生态下英语师范生“教学-技术-发展”反思实践能力系统培育研究 |
尹 敏 |
普通教育 |
一般推荐 |
21 |
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
国际陆港建设背景下的国际私法课程产教协同改革的理论建构与实践 |
舒卓琼 |
普通教育 |
一般推荐 |
22 |
教育科学学院 |
“知识图谱+AI”双轮驱动下高校美育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
谢娟娟 |
人工智能+ |
一般推荐 |
23 |
教育科学学院 |
基于AI技术的高校《中国文学》课程个性化教学创新与实践 |
杨雅芳 |
基础学科 |
一般推荐 |
24 |
音乐舞蹈学院 |
艺术乡建视域下地方高校音乐专业“产学研创”一体化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 |
危静 |
普通教育 |
一般推荐 |
25 |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
面向智能时代的软硬件协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
刘畅 |
普通教育 |
一般推荐 |
26 |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
新工科背景下材料类专业(高分子方向)“教学训赛创”五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罗琼林 |
普通教育 |
一般推荐 |
27 |
物电与智能制造学院 |
“一引领、双渠道、三结合、四培育”思政体系融入《光通信原理与技术》课程实践研究 |
李德滋 |
课程思政 |
一般推荐 |
28 |
音乐舞蹈学院 |
教育数字化赋能应用型高校音乐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的策略与实践路径研究 |
高捷 |
普通教育 |
一般推荐 |
29 |
教务处 |
“OBE”理念下驱动下音乐学专业与美育协同育人的模式构建及实践路径研究 |
向荫耀 |
普通教育 |
一般推荐 |
30 |
美术与设计艺术学院 |
民族民间美术课程“课程思政—人工智能—实践创新”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 |
王强 |
课程思政 |
一般推荐 |
31 |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
“三全育人”理念下分析化学课程思政体系构建与实践 |
张 莉 |
课程思政 |
一般推荐 |
32 |
组织部 |
人工智能时代湖南高校思政课教师数字素养的结构与提升路径研究 |
李康波 |
普通教育 |
一般推荐 |
33 |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
数智融合驱动下《功能无机材料》课程多维教学模式重构与创新实践 |
万 维 |
普通教育 |
一般推荐 |
34 |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
人工智能背景下《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科教融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探索 |
孙磊 |
普通教育 |
一般推荐 |
35 |
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 |
生成式AI赋能应用型本科高校新文科一流课程教材建设研究与实践 |
贾雨霏 |
普通教育 |
一般推荐 |
36 |
美术与设计艺术学院 |
乡村振兴战略下地方高校设计专业“非遗+设计”双创教育模式构建与实践 |
陈灵曦 |
普通教育 |
一般推荐 |
37 |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基于产出导向的新媒体营销传播课程群教学改革与实践 |
廖安宜 |
普通教育 |
一般推荐 |
38 |
物电与智能制造学院 |
面向空天一体化智能网络的通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
陈生海 |
普通教育 |
一般推荐 |
39 |
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 |
数智时代新商科专业“项目化+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 |
萧思迪 |
普通教育 |
一般推荐 |
40 |
继续教育学院 |
新时代地方高校“1366”非学历教育培训模式探索与实践 |
梁娟 |
继续教育 |
一般推荐 |
41 |
外国语学院 |
数智赋能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 |
陈 娜 |
公共英语 |
一般推荐 |
42 |
外国语学院 |
传统美德教育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创新性融入与效果研究 |
杨 慧 |
公共英语 |
一般推荐 |
43 |
图书馆 |
地方高校图书馆书院式育人模式创新研究 |
朱尚华 |
图书馆 |
一般推荐 |
44 |
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 |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大学生安全教育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模式研究与实践 |
杨绍勇 |
国防教育或国家安全 |
一般推荐 |